2025年秋初一(小升初)入学分班测试(统编版)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唾沫(tuò)蜜饯(zhān)伺候(cǐ)万簸俱寂(lāi)
B.霎时(shá)蜷缩(quān)脊梁(jǐ)引吭高歌(kēng)
C.藤蔓(wàn)忏悔(chàn)急遽(jù)戛然而止(jiá)
D.悼念(dāo)间断(jián)蓦然(mò)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读书会上,张欣向大家推荐了一本她喜欢的书籍,无独有偶,这也是我喜欢的。
B.大街上空荡荡的,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在这个春天不复存在。
C.全市上下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全市面貌焕然一新。
展开剩余90%D.妈妈用心记住每个家人的生日,在生日那天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真可谓别具匠心。
3.选择合适的名句或谚语填空。(填序号)(5分)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④业精于勤荒于戏,行成于思毁于随
⑤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_”常用来告诫人们“百善孝为先”,要趁着父母健在及时行孝。
(2)想了解事物的本质,需要融入其所处的环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_”。
(3)现如今世界飞速发展,我们要培育创新精神,就像“_”说的那样。
(4)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_”的信念前仆后继,为国献身。
(5)爸爸以“_”劝诫孩子要专心学业,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辩论时,我们不仅要清晰表达和证明自己的观点,还要反驳对方的观点。( )
(2)赵孟頫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三门记》是其行书代表作之一。( )
(3)一般来说,成长纪念册分为封面、扉页、正文等几个部分。( )
(4)在班级举行辩论赛时,正方围绕“开卷有益”这个观点,引用“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增强了说服力。( )
(5)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列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我们要继承前人的事业。我们要做前人没做过的事。
(2)时间过得真快,儿童节眨眼就到了。(根据加点部分的写法,从下列词语中选一个仿写)
紧张害怕薄细
(3)当心情不同时,你的感受也会不同。请根据提示,就不同的心情状况分别写几句话。
马上毕业了,轻松的暑假即将来临。
毕业就意味着要和好友分别。
6.将下列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眉毛还阻挡了头皮屑和其他微小的细屑掉入眼睛中。
②眉毛在人与人的沟通上也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加强惊讶或生气等情绪的表达。
③你知道吗?眉毛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汗水流入眼睛。
④此外它还能感觉到眼睛周围的一些东西,如小昆虫等。
⑤眉毛边缘弯曲的形状和眉尖所指的方向,可以确保水滴沿脸颊和鼻子往下流,避开眼睛。
A.③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⑤①④② D.⑤①④③②
二、综合性学习。(7分)
“读中外名著,品百味人生”,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一定阅读了许多名著,
也一定被小说中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吸引。暑期,学校就要举行“阅读。悦成长”系列活动,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啦!(7分)
(1)好书荐读:请分别为下列名著选择合适的阅读推荐语。(4分)
名著 ①《三国演义》( ) ③《骑鹅旅行记》( )
②《西游记》( ) ④《童年》( )
评论 A.虚幻绮丽的神魔世界,现实社会的艺术投影。
B.北欧风情与人物心灵巧妙相融,童话史上的罕世经典。
C.它不仅是一部艺术珍品,而且还是高尔基的传记。
D.智慧与谋略的千古杰作,兴衰与存亡的历史画卷
(2)阅读剧场:毕业典礼上,各班将要表演课本剧。如果由你出演,你会扮演下面的哪个人物?这个人物出自于哪部名著?结合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下你选择他(她)的理由。(3分)
林黛玉鲁智深薛宝钗鲁滨逊汤姆·索亚阿廖沙我会扮演_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出自于名著_。我选择的理由是:_。
三、文言文阅读。(9分)
弃书捐剑
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②;学剑,又不成。项梁③怒之④。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⑤学。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去:含弃(指放弃学书)。③项梁:项羽的叔父。④怒之:对他很生气。⑤竟:完毕。
1.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弃书捐剑:舍弃 B.不足学:值得
C.学万人敌:敌人 D.略知其意:大概
2.“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竞学。”的意思是:_ _。(2分)
3.项羽弃书捐剑的理由是:_ _(请用原文回答)(2分)
4.后来,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凭借智取,而项羽则以蛮力拼斗,最终,被刘邦打败。结合短文内容,项羽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香椿树上的鸟巢
汤湘华
①那时,乡下的飞鸟很多,世椿家那株特别高大的香椿树竟招来了一些喜鹊,更奇怪的是还招来了越来越多的乌鸦。喜欢玩弹弓游戏的小世椿怎么也舍不得用废纸卷成的子弹打那些个飞鸟,他对小伙伴说:“都是可爱的小生命呢,小鸟没了,它们的妈妈会哭的。”
②民间流传喜鹊是一种吉祥鸟,它喳喳的叫声对庄户人来说是欢快的、悦耳动听的,甚至还会产生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繁殖的时候,那些可爱的喜鹊不辞辛劳,一趟趟衔来枯枝、烂泥,在香椿树上筑巢。第二年又总是重新筑巢,再孵化新生的一代。就这样,香椿树上的鹊巢越来越多。
③而那些令庄户人讨厌的呱呱叫个不停的几只乌鸦也飞来了,民间流传这是一种不吉祥的鸟,听到它的鸣叫是晦气。特别是阴雨天或黄昏,那拖长带点嘶哑的鸣声,似乎有点凄厉得使人不寒而栗(lì)。对付的最好办法是大声地呸呸几下,再使劲吐上几口唾沫。这些个乌鸦,也到香椿树落户了。它们坐享其成地住进了喜鹊舍弃的老巢,心安理得地在里面孵化自己的下一代。好心的乡亲前来驱赶,父亲去找劝阻了他们,笑着扬声道:“真是鸠占鹊巢呢!”“不是一个林里的鸟儿却不争斗呢,怪可爱的。”母亲在一旁大着嗓门说。
④随着喜鹊繁衍,新巢不断增多,乌鸦也成双成对飞了过来,于是不到两年工夫,这树便成了许多喜鹊和乌鸦共同栖息的场所了。它们相安无事地结为友好睦邻,一年四季的朝夕相伴使这两类鸟成了好朋友。
⑤世椿家的香椿树,改变了乡亲们对乌鸦的世俗看法。
⑥庄户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这两种鸟,除去孵化小鸟、哺育雏鸟,也都是日出飞去觅食,日落飞回自己的巢穴。
⑦小世椿最爱看众鸟归巢时的情景,那实在是太美、太动人了。
⑧当一只、两只、三四只小鸟相继出现在落日的余晖里时,天边霎时涌现出一片片归林的鸟儿。它们由四面八方向一块聚拢,朝着巢湖边的村镇、山林一路高声鸣叫着飞去。它们飞行得相当急切,一组组的行列整齐不乱,在天空形成黑压压的一片。无法分辨出是喜鹊、乌鸦或其他的鸟类了。一种百鸟鸣叫的亢奋雄浑,一种百鸟归林的磅礴气势,使你整个心灵为之震撼了。当那些不知飞了多少路程的鸟儿落在香椿树上的巢里时,兴奋的喜鹊、乌鸦鸣叫得更欢了,连村子里的鸡也跟着叫了,狗也跟着吠了,家里也热闹了,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⑨在喜鹊和乌鸦的大合唱一浪高过一浪,又终于偃(yǎn)旗息鼓后,天
黑了,夜静了,巢湖的涛声又起了,成了小世椿最好的催眠曲,他像是躺在母亲的怀抱慢慢地睡着了。
⑩世椿家的香椿树成了村子里最独特、最美的一道风景。
(本文摘自《梦中的香椿树》一书,略有改动。本书是一部传记作品,讲述了安徽百岁抗战老兵徐世椿的人生传奇故事,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不寒而栗:_ 偃旗息鼓:_ 2.根据故事情节,从文中提取关键词,将小标题补充完整。(4分)
喜鹊筑巢→_→成为朋友→_
3.文中说“世椿家的香椿树,改变了乡亲们对乌鸦的世俗看法。”乡亲们对乌鸦原来的看法是_,后来的看法是_。(4分)
4.第③自然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5.文章的题目是“香樟树上的鸟巢”,作者为什么花了很多笔墨来写众鸟归巢时的情景呢?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六、习作。(30分)
亲爱的同学们,时光如水,今天,我们在考场中为自己的未来奋笔疾书,明天,我们即将毕业。每一分每一秒的消逝,都让我们恋恋不舍。师生情、同学情、亲情已经将我们浓浓地包围着,我们感到幸福,感到快乐。那么,在这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中,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呢?是曾经帮助过你、教育过你的恩师?是朝夕相伴的同学、朋友?还是守护着我们、深爱着我们的亲人?请你以“_,我要谢谢您(你)”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450字左右。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发布于:河南省线上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